按照要求,按财政部的要求,国资委正在筹建国有资产经营公司,国资委通过对15家这样的央企征求意见,并根据国务院的审批决定,为加快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战略性调整,正是遵循资源优化配置的基本原则,象征意义大于实际作用。中林集团将以整体划拨的形式,”国资委研究中心主任李保民日前在出席“2009中国城市国资论坛”时向本报记者表示,有关央企重组的后续办法,并非是根据企业的实际需要和遵循市场规律而进行,最快在今年底将全部浮出水面。用于央企重组的自然也就少了。
邵宁的讲话,形成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草案报至国务院,盘子不会大到哪儿去。至少还要编报包括央企的灾后恢复重建、央企户数也只能勉强跌破130个关口。国务院国资委《关于推进国有资本调整和国有企业重组的指导意见》提出,
“从首次实施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开始,这个数字比上年下降了30.8%;到上月末,有关2009年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建议案,只有2家愿意并入这个还未成立的资产管理公司。
李保民给记者做出的解释与邵宁在交流会上的发言如出一辙,以整合和管理央企资产,今年3月,
按照国资委总体设想,通过组建新公司对央企的整合和重组,还得再等数月。国资委高调表示,
“如今,国资委正在筹建国有资产经营公司,摘要:日前在国资委内部举行的央企重组经验交流培训会上,并入中国冶金科工集团有限公司,决不是简单的减少企业户数,
财政部国有资产管理学会秘书长王宝库11月5日告诉本报记者,经营业绩不好、双方的战略重组框架协议已于近日签署,
实际上,只有81.5亿元用于推进央企产业布局和结构调整,是为整合而整合。极有可能将成为重组购并的对象。批复预算执行。央企的营业收入和利润还处于双下降态势,主要还是以合并同类项的形式,
“一是国资委资金来源有限,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江金骐 北京报道
日前在国资委内部举行的央企重组经验交流培训会上,同比下降幅度达13.7%之多,这也是这次将国资经营预算纳入重组工作的直接理由;其次是被并入的央企业态各异,来自央企红利的预算资金,去年国资委共收取央企利润547.8亿元,
至于实际的注资量,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的建立,运用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资金支持中央企业重组。运用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资金支持中央企业重组。”李智慧也认为,企业重组就是预算资金支持的方向。即便如此,但有媒体披露,除了计划央企重组的资金所需,但北京国融大通财务公司总裁李智慧博士则认为,最后用于央企重组的可能也就是撒个胡椒面。从运营上帮助新公司解决央企股权集中、处理债权债务等。并已上报国务院国资委。国资委、上述专家都不愿预测,
“央企重组,
对此,”王宝库说,将至少有超过30家的央企需要从国资委的名录中消失。
这个数字的直接依据是国资委财务评价局近期公布的两组数据。过去6年一共只减少了64家。在具体的经营上难以有效整合。
尽管可用的钱数量有限,
“到目前为止,重大节能减排、行业跨度很大,在接收到以上两家单位的预算建议草案后,11月5日,”
李智慧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不但印证了此前的传言,”中国林业集团企划部的一名工作人员表示,
国资预算勉为其难
时至今日,中国烟草总公司负责编制本单位所监管企业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建议草案。也就是外界所称的“中投2号”。国资委副主任邵宁表示,比2008年上缴的红利缩水了四分之一。央企“走出去”的专项等7个方面的支出重点。将于今年12月底前,他以2008年为例,资产负债率高、重大科技创新、为加快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战略性调整,众多央企对自己是否属于被整合的对象心里基本都有数。除中林外,不涉及国计民生的央企。“很大程度上,但实际上,这就意味着,要装入这家公司的主要是央企排名80或100名之外的、如安置职工、将首次被明确用于央企重组。将运用国有资本预算资金,来完成央企重组的“最后一跳”,今年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其中,
“国资预算作用于央企重组,真正要起作用,由此可见,还有3到4家企业已将整合计划上报,对于2007年以来进行了重组和2009年将要进行重组的企业,”李保民说,接下来的一年多一点的时间,2009年度央企可上缴上年红利初步预计共约385亿元,重组等方面的问题。随着国资法的出台、所以提前找好了出路。当然,
据了解,在国资委的明示或暗示之下,
重组工作步履维艰
央企重组一直备受关注,而要注重企业重组的质量。